宣传动态
宣传动态
宣传动态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宣传动态 >> 正文

探寻剪纸历史,传承祖国非遗文化

2021年08月24日 10:36  点击:[]

本网讯(通讯员 刘圆鑫)2021年7月至8月,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电子科学与信息工程系“万疆红”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主题为“探寻剪纸历史,传承祖国非遗文化”的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IMG_1604.JPG

调研剪纸文化传承情况

7月1日,“万疆红”实践队利用网络问卷,调查学生对中国剪纸文化的了解程度,最终获得189份数据。关于剪纸文化以何种形式传承的问题,调查发现152位学生建议让剪纸走进课堂,37名学生建议利用媒体宣传及现场演示,传承这一文化。基于对我校学生的剪纸文化了解的调研发现,很多学生对剪纸有浓厚的兴趣,但缺乏学习这一文化的平台。两天后,“万疆红”实践队来到湖北孝感,探究孝感雕花剪纸在公共空间的应用。孝感雕花剪纸2009年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从孝感雕花剪纸应用发展来看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,孝感雕花剪纸陷入了尴尬的境地,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开始变得淡漠,最终雕花剪纸的应用又回归到了初始状态--剪纸花样样品。

8月22日,“万疆红”实践队来到襄阳市603美术馆,参观剪纸书画展。从参观人数上发现,群众对于剪纸文化的兴趣一般,仅几人在美术馆内欣赏剪纸纸。调研发现,中国剪纸脱离生活将无法生存,要想将这种传统艺术文化流传下去,就必须让它融入大众生活。如何将传统剪纸与现代生活接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。

与剪纸传承人对话

7月2日,“万疆红”实践队来到湖北南漳,拜访南漳剪纸第三代传人李秀玲老师。李秀玲老师认真指导教学同学们的剪纸技术,讲述剪纸三大原则:一是先主后次;二是先难后易;三是从里向外。“万疆红”实践队一行来到了湖北孝感池福新老师家中。30多年来,池福新老师掌不离剪、纸不离手, 一直致力于雕花剪纸的传承与创新,创作了大量的壁挂、卷轴剪纸作品,并逐步形成文化产业。

IMG_1782(20210818-000816).JPG

通过与剪纸传承人李玉玲老师、池福新老师的深入学习后,同学们受益匪浅,对剪纸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新时代的剪纸被赋予了新的定义,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、具有各地的民风民俗、更有着为新时代的政治服务时代性。

IMG_1767(20210705-221746).JPG

传承剪纸文化

7月6日,“万疆红”实践队来到湖北襄阳樊城区望江街社区,与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“红色传承党史,巧手剪纸庆百年”活动。实践队成员方承贵同学从贴、画、刻三个步骤讲解孝感雕花剪纸技巧,现场的党员同志、小朋友纷纷手持刻刀认真刻了起来,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对党充满祝福的剪纸作品。通过长达两个月的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传统剪纸艺术中。不仅增强了大家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还让青年们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,使剪纸这传统文化以新时代形式“再生”。

上一条:理工学院学子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创佳绩
下一条:让爱与希望常伴朱集儿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