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媒体聚焦 -> 正文

【湖北日报】逆风翻盘的追光者:从职专到“211”的蜕变之路

发布时间:2025-05-23  来源:  点击:
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-05-23 07:09

在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有这样一位追风少年,用整整十年的时间,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跨越到政治学专业,从一名中职学生摇身一变成“211”大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。他叫周天乐,靠着惊人的毅力改变了命运,用执着与热爱书写着别样的人生答卷。

今年初夏的一个午后,周天乐独自站在窗前,眺望远方,恍惚间想起多年前同样闷热的那个夏天——他蜷缩在家里的旧沙发上,盯着中考成绩单上刺眼的258分,耳畔传来的是父亲的安慰声。那时的他不会想到,这只曾折翼的蝴蝶,终将穿越荆棘,在逆风中扇动出震撼人心的轨迹。

折翼:在命运的岔路口跌倒

2015年的夏天对15岁的周天乐而言格外漫长。当同班同学在朋友圈晒出高中录取通知书时,他独自将中专录取书塞进抽屉最深处。就这样他背上行囊踏上了另一条求学之路。教室里飘着机油味,实操课上都是焊接基础、工程测量等,他每天接触的就是钢筋混凝土。看着文化课教材比普高薄了一半,听着周围同学讨论“学这么认真干嘛,混个文凭就行”,失落之时他想起了校长开学典礼上的话:“这里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”于是他在笔记本上刻下“不甘心”三个字。

职专五年里,他成了教室里最后关灯的人。当同学在网吧通宵时,他却一个人在寝室里上网课、在图书馆查资料、在江边的路灯下阅读。他不仅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,还酷爱摄影,成了校摄影协会会长。一转眼到了毕业季,面对各式各样的招聘广告,他却选择去更高的学府继续深造。从那时开始,改变的是他换了个新赛道加速奔跑,不变的是周而复始的上网课、去图书馆、去江边。无论严寒还是酷暑,无论白昼还是黑夜,学习的身影总是浮现在大家面前。

2023年,大家本以为周天乐拿到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(本科)大学毕业证后会选择走向社会。已经23岁的周天乐做出了一个惊动全家的决定——报考研究生。外界的议论像梅雨季的雨滴般绵密:“职校生能考上研我把姓倒过来写”。即便外界有不同的质疑与猜测,父亲始终支持着儿子。“儿子,你知道吗?上大学、考研究生是爸爸一生的愿望。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那股不服输的劲儿,终于可以帮我圆这个梦了。”有了父母的鼓励,周天乐的信心更足了!

破茧:一分之差与破晓之光

转眼间一年过去了,首战折戟的那个深夜格外寒冷。总成绩是390分,但英语只考了59分,离院校线仅差1分而无缘进入复试。“现在的我就像在黑暗隧道里爬了三年,终于看见光时闸门轰然关闭。”他在自己微博里写下这句话,评论区有人劝他“认清现实”,也有人鼓励他:“我见过中专考上大学的,为什么不能是你?等着你的奇迹哟!加油!”

带着书架上摆放的200多本政治学专业的书籍和300多支空笔芯,周天乐开启了“二战”模式。每天凌晨5点,家里的台灯准时亮起,朗读声伴着楼下早餐铺的吆喝声循环播放。为攻克每一个难点,他反复分析找答案,草稿纸摞起来比窗台上的绿萝还高。在谈话中他向记者展示了日记本,扉页写下这样一句话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!”

翱翔:云破雾散而终见光明

周天乐的努力终于迎来幸运女神的眷顾,他收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笔试面试的通知,周天乐凭借着沉着冷静、镇定自若的心态和扎实的功底,最终获得中国政法大学该专业近三年复试总分第一的好成绩。

2025年5月9日是周天乐最难忘的日子。当“拟录取”三个字跳进眼帘时,周天乐冲进房间,紧紧与父亲拥抱在一起,像个孩子似的依偎在父亲面前流泪。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执着于报考中国政法大学时,他给出了答案:“那里不仅是我们每个热爱政治思想的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术殿堂,也是父亲殷切期望的延续与寄托。”

如今的周天乐脑海里已经开始憧憬在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里、教室里、学校操场上、文艺晚会现场的所有美好。本以为他会选择这个夏天去海边、去峡谷、去芦苇荡等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。他却开始整理起所有的复习资料和学习心得,他说他要为和他一样还在追梦路上奔波的人贡献一点绵薄之力。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,他再一次打开笔记本,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:“人生虽不是旷野,目及之处皆围城,但人生却从没给谁规定过上限和必走的路。人生是场马拉松,输在起跑线上的人,更需要学会把低谷当转折机遇、把嘲笑当成加油呐喊。”(通讯员熊伟)

【笔者手记】

在这个习惯用“第一学历”定义价值的时代,周天乐的故事像一柄利剑,劈开了世俗的偏见藩篱。当我们惊叹于他10年间屡挫屡战、愈挫愈勇时,更应看见那颗在至暗时刻仍倔强跳动的追光之心。每个曾与梦想擦肩的少年,都该记住这句话:输掉一场考试不可怕,可怕的是在别人的目光里输掉整个人生。

 

下一条:【汉水襄阳】专科逆袭!苏奥,让梦想照进现实